1. 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深度報道

      心有暖陽 無懼病毒與風雪

      作者:信息員來源:本站

      心有暖陽 無懼病毒與風雪

      ——寧夏電投志願服務隊工作側記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集團公司志願者下沉一線,“志願紅”“電投藍”成爲戰疫中溫暖人心的色彩。

      聞令而動,衝鋒向前

      10月31日晚,看到集團公司微信工作羣裏緊急徵集疫情防控志願者的通知時,來不及和家人商量,更顧不上考慮3歲的孩子,集團公司辦公室職工、黨員發展對象馬亞微就將“我要報名”的信息發出。

      和她一樣聞令而動、起而行之的還有來自集團本部和在銀未封閉企業的21名職工。

      最終集團公司黨委派出17名共產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優秀青年組成的志願者隊伍,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日夜輪班值守在西夏區藝術巷社區。當管控的小區單元由4個增加至6個時,志願者隊伍擴大到了20人。

      18天來,志願者們穿着印有“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字樣和貼着集團公司藍色logo的紅馬甲,化身“守門員”“登記員”“宣傳員”“服務員”,積極協助社區人員進行卡點執勤,監測隔離人員體溫,登記、查驗居民健康信息,安撫居民情緒。

      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大家堅持把防控疫情作爲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政治考場,積極踐行“我爲羣衆辦實事”的使命擔當,在疫情防控中深化人民情懷,構築起了守護城市安全的堅實防線。

      一邊害怕,一邊勇敢

       

      “石化建六號卡點的同事們,103住戶今天體溫略高,幾次測量均37度,大家要高度關注。”

      “收到。體溫高的是一位次密接人員的愛人,社區準備穿上防護服進去復測。大家要做好防護啊!”

      志願服務期間,大家也有害怕的時候,但一邊害怕,同時一邊勇敢着。

      11月7日下午5點,志願者馬宜靜在回訪居民健康狀況時,得知一樓暫時獨居的張阿姨體溫異常。因張阿姨的愛人作爲次密接人員在集中點隔離,加上雪後氣溫驟降,馬宜靜立即請張阿姨再次測量體溫,並按照流程將情況第一時間報告至社區。

      很快,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診治。到晚上8點交班時,大家都不太踏實,馬宜靜將早已準備好的隔離服交給接班隊友陳超,志願服務隊彥偉波、李小寧也一直守在現場,對陳超反復叮嚀,晚上回到家已接近零點。第二天,張阿姨終於恢復了正常體溫,隊員們緊繃的心才得以放松。

      志願者周雪、徐燕值守的卡點較爲偏遠,上廁所不方便,大家便忍着一個班不敢喫喝。周雪家中孩子不到2歲,但看到人手緊缺,值班表排不開,仍主動申請頂崗。用餐時,當摘下口罩的一刻,看到彼此臉上被N95口罩勒出的深印,這些愛美的女孩兒毫無怨言,更看到了彼此的堅韌和勇敢。

      身處寒冷,心有暖陽

       

      11月6日,銀川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場雪,氣溫持續下降,冷風直往脖子裏鑽。雪天裏的帳篷變成了“水簾洞”,原本地處陰冷、四處漏風的帳篷裏溫度更低了。

      “帳篷漏水怎麼處理?有什麼辦法?”志願服務隊在朋友圈緊急求助。隊員李麗帶來了防水布,大家齊心協力給帳篷“穿上了衣服”。

      初雪後的銀川夜晚寒意更深,解決了漏水的問題,隔天又遇到了停電的難題。藝術巷小區是老舊小區,線路老化,電壓不穩的晚上極易出現短路停電。張正喜、武枷、馬紹博、郝樂、陳超五位男隊員,每晚值守12個小時,晚上8點接班後打着手電巡視一圈封控單元,收拾妥當躺下來幾乎夜裏一點了,凌晨四點隔壁的早市就又開始喧譁。“小太陽”失電後,帳篷內溫度降到零下9度,大家都不敢入睡,和社區工作者一起搶修電路。

      “帳篷裏冷點不可怕,作息顛倒也能克服。這個冬天,是我難忘的記憶,有這麼多人在默默付出,我不孤單。”入黨積極分子郝樂說。值了7個夜班的他,一個勁地申請再多值幾個夜班,卻被隊友們不經意間發現總在捶腰。

      溫暖他人,快樂自己

       

      11月9日,藝術巷小區石化建4號樓5單元、6號樓2單元相繼解封,志願者和居民終於將人和聲音對上了號——

      “謝謝志願者。”一戶居民剛一開口,志願者李小寧就聽出了他的聲音。“您是張哥?恭喜您腳傷好了。”11月2日,志願服務隊剛接手卡點,忽然在羣裏收到了居民發出的求救信息:腳扭了,需要就醫。志願服務隊立即將情況反映給社區,對接就醫流程,直到下午張哥就醫送回無大礙後才放下心來。之後,隊員們無論誰接班,總會電話聯絡張哥,詳細詢問恢復情況、體溫情況,一來二去,雖然隔着口罩看不到樣子,卻都記住了對方的聲音。

      聽聞志願服務隊要轉到其他卡點值守,居民們紛紛過來幫忙收拾“家當”;有住戶說要做小揪面請志願者嘗嘗;還有住戶帶着孩子主動要求跟志願者合影……

      這樣的感動,志願者們每天都在經歷。

      氮肥廠10號樓2單元住着一位獨居老人李奶奶,獨自在家特別孤單和無助,經常借口扔垃圾偷偷出門遛彎。志願者馬亞微知曉後,便和隊員金雪姣、曹聖潔輪流打電話問候老人身體,陪李奶奶聊天,安撫她的情緒,勸說老人家安心居家。在大家的隔空“陪伴”下,老奶奶漸漸平息了焦慮,稱贊志願者們特別暖心。志願者徐丹提議,人人都有老去的時候,這次疫情結束後,希望志願者隊伍能保留下來,讓寧夏電投志願者服務隊的旗幟永遠飄揚……

      “路邊的大姐送給我一個蘋果。”“昨天有居民送我兩顆糖。”“李阿姨剛剛給我們送了幾張土豆攤餅。”大家頻頻在羣裏分享居民們表達的善意和謝意,感覺付出的快樂翻倍了。

      戰疫有你,後盾有我

      集團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紅俠在慰問志願者時表態,“集團公司黨委是你們的堅強後盾!”

      志願服務隊下沉社區以來,集團公司黨委第一時間爲大家提供了防疫必備的口罩、手套、面罩、防護服,保暖必備的棉被、小太陽,送去了食品水果等慰問品,讓志願者們白天工作不擔憂、晚上休息不受凍。西夏熱電公司職工食堂每日爲志願者準備一日三餐,解決後顧之憂。

      “手套已備好,一會兒給大家拿過去”“大家稍等,飯菜已備好,馬上到”“值班表已更新,請大家確認”“拍了幾張大家的工作照,請查收”……這是志願服務隊隊長彥偉波和成員李小寧的工作日常,她們每天東奔西跑,事無巨細地爲隊友們當好採購員、送餐員、搬運工,安排、協調志願服務的各項工作,每天在卡點從早忙到晚,是隊友們公認的“最佳後勤”。

      志願服務隊員感言:帳篷內外有大愛小愛,外面是所有志願者和社區工作者奉獻社會的大愛,帳篷裏是集團公司領導和志願服務隊團結溫馨的小愛,有愛在,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考試”過關,安全返崗

       

      “傾情援助守初心,衆志成城抗疫情。感謝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西夏區文昌路街道藝術巷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11月19日下午,集團公司志願服務隊結束最後一班崗,圓滿完成了下沉支援社區疫情防控任務,藝術巷社區特意舉辦歡送儀式爲志願服務隊送行,並爲集團公司及隊員們一一送上西夏區委、政府頒發的感謝信。

      硝煙未見是戰場,扁舟共濟與君同。志願服務隊隊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一惜別,雖然隔着口罩,看不清彼此的容顏,眼神裏流露的關切和不舍卻藏也藏不住。

      “我們摘下口罩來張全家福。”不知是誰的提議,大家紛紛響應,不約而同用笑容將送別的畫面定格——“紅馬甲”手捧鮮花、捧着感謝信、拉着感謝條幅的畫面再次成了今冬最美的風景。

      談到18天下沉社區戰疫的工作體會,隊員們紛紛感嘆,能到一線參與防疫工作,任務雖然艱巨,卻是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經歷,在一線繁雜的工作中學到了更接地氣的想問題、解難題工作思路,受益匪淺,對本職工作有很大助力,值得被永遠銘記。

      隊員們表示,將立足崗位,繼續發揚衝鋒在前、甘於奉獻、爲基層羣衆服務的優良作風,把戰疫中凝聚的精神力量轉化爲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爲集團公司建設一流企業集團作出應有的貢獻。

      (黨羣工作部/文 李小寧 彥偉波/圖)

       


      厨房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厨房挺进旗袍班主任,处膜破av无码亚洲精品动漫_天堂